建議:使用如「名詞+動詞+受詞/介系詞」般的直接簡單句。除非 |
文章內容:說/寫中文時常有將指示特定條件性的介系詞(如位置、條件、目的及理由等)置於句前的習慣。此類常用之習慣則造成後面的邏輯是為引出,或者是強調,要被解釋的訊息。即使這樣,把主題的引介詞前置仍然造成了(a) 句子的長度會變長,(b) 把句子的主題重點後放至句末等缺點。 |
在英文科技論文的寫作中,並不常把條件性的介系詞前置於句首。相反地,英美人士反倒習慣把「結果」置於句首藉以突顯,如此一來,可使句子的表達變得更直接,同時,也讓讀者更容易看到句子的主題和重點。習用英文並不如同中文那樣地依賴條件的限定詞來指示訊息。諸如此類前置引介或條件詞的句子(或內容)如果太常用的話,都會使英文文章變得生硬而欠優雅。 |
條件限定詞也是中國作者常用的介系詞。有時,條件是句子中最重要的重點,因此,我們把條件分為“科技限制的條件”和“非科技限制的條件”。 |
描述“科技限制條件”通常和數字的限制有關(如壓力、時間等),這類的條件常會影響實驗的結果。寫作者很容易察覺其實“科技限制條件”本身都是句子的主要重點。因此,說明科技限制性條件的語詞應被置於句首以便強調其重要性,也使其易於被讀者察覺。“科技限制性的語詞”有如下述各例: |
但是,國內寫作者常常強調一些不該放於句首的非科技限制性條件。當然,決定一個條件是屬於科技限制性或是非科技限制性其實是很主觀的,而且完全取決於寫作者本身。第二單元已經強調過把最主要的重點置於句首的重要性。寫作者很可能認為所提到的條件並非是最重要的意念,而將之置於句末。 |
將中文直接英譯成英文及過份使用表示位置,非科技限制性條件、目的和條件的介系詞使得句子的重點和主題被迫擺在句末,此乃英文在邏輯模式上和中文推理之間的基本差異。科技英文的句子結構通常強調的是結果;反之,中文的句子結構卻常將表示特定條件的介系詞置於結果之前。國內寫作者可能認為把主題的說明文字置於句首比較好,而以英文為母語的人士卻認為這樣做只會讓句子的主題和意思更加難以理解和被找到(因被放在句末)。憑依上述的想法,比較中、英文構句在邏輯結構上不同點的典型例子如下所述: 中文:位置特定詞,結果(或事實)英文:結果(或事實),then位置特定詞。 |
當然,以英文為母語的人士有時也會把這些表示情況的特定詞置於結果(或事實)之前,但是,當英譯中文及寫作英文時,國內寫作者則需謹記在心的是,有時可以由這樣的習慣清楚地區分出中、英文的邏輯結構。 |
當決定是要使用特定情況的介系詞片語時,則有二點須要注意。第一,使用上述的介系詞在文法上並沒有錯誤;適度的使用可以收到平衡文章句子結構的效果,但過度使用則將使你的文章產生句型結構上的問題,而使得文意的表達變得不直接了當。第二,如果老是把句子的主題意思置於句末的話,當然,也會使得文章的結構變得生硬不順暢。 |